飞獴在天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56章 一人一支金步摇,去大明扶贫,飞獴在天,海棠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再说海防会议后的次日,精力旺盛的老朱又在武英殿召开了一次会议,让各位公侯和将军们讨论另一件大事--秋操。

老朱早就想准备搞一次全国性的校阅,重点对边军各卫的训练情况进行考核。

只是因为这两年西域形势紧急,西南诸夷叛乱不断,各边防卫所疲于奔命,甚至北方诸王护卫和京军都被辽王裹进了西域战事,校阅一事只得无限期推迟。

太子病逝后,蓝玉浑水摸鱼,骗来多路兵马打着“勤王”的旗号不宣而至,让老朱对儿子们也一度疑神疑鬼。

随着蓝玉伏诛,老朱将多位皇子滞留京师,慢慢查清楚了事情真相,这才又重提校阅之事。

但又因太子下葬、辽王成亲等一系列事情耽搁,这春操也变成了秋操。而参加校阅的不仅仅有沿边卫军,还有部分亲王护卫。

老朱之所以迟迟不放辽王回辽东,千方百计把他留在京城,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让他帮自己按辽东样式组织一次秋操。

四年多前,辽王离京,文武百官们观看了还没板凳高的小辽王搞那所谓的阅兵式后,大多感觉像是哗众取宠。

但是现在,谁都知道辽王练兵,不拘一格;辽王用兵,鬼神莫测。

而且,主持秋操政治风险还很大。

威望不足,难以如臂使指,就会出纰漏,挨板子。威望过高,完好了差事,也会让皇帝疑心:“这军队为什么这么听你的?”

现在老朱重提校阅一事,各位公侯和将军们没有东拉西扯,一致推选由辽王具体筹划此次秋操。

他们心想:“子弄父兵,皇帝总不会疑心了吧?”

辽王于是众望所归,不负众望,不出意料地扛下这个苦差使。

只是这又苦了辽王。

熟悉辽王护卫那套阅兵和考核之法的张石、朱大能、曹楚材、郭骥等人不在身边,濮玙又自杀了。他只好把在老朱身边当值的平安和俞靖拉过来帮帮忙。

筹备期间,他不仅要分心做好离京准备,还要应付心怀鬼胎、上门打招呼的各位便宜兄弟、侄儿和各都司的将军们。

郭镇这几天在驻京办帮忙,也忙得不亦乐乎,光是接待任务差点把他给活埋了。

各边卫都司之中,除了陕西行都司的李景隆没派人来外,其他都司带队的将军不是托人引荐就是毛遂自荐,提着礼物,快把驻京办的大门都给挤垮了……

一个郭镇真是忙不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再逼我娶公主当宰辅,我可造反了

我吃烤地瓜

大明:殿下请登基

哟吼吼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