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康7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30章 宁王与燕王的千年恩仇,大明之最逍遥太子,小康7,海棠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南昌城内,宁王府的藏书阁里,两位身着书生服饰的人物正对着宁王朱宸濠慷慨陈词。“王爷,那伪帝弘治倒施逆行,已令天地神人共愤,如今大明疆域之内起义烽烟四起,加之诸多世族豪门与朝廷之心日益疏离,恰逢此刻正是揭竿起义的最佳时机啊!如若错过此良机,宁王一门恐永无出头之日矣!”此人名叫刘养正,虽身为举子却未曾登科,自诩通晓兵法,胸有百万雄兵,除了善辩之外并无其它本领。另一位接话者名为李士实,仕途失利后投靠宁王府混日子,他的拿手好戏便是点头称是。就是这两个口舌之人,却被宁王视为卧龙凤雏般培养。奈何有才华者皆投身朝廷效力,无人留于此处。

朱宸濠视二者为心腹,凡重大事务均与其商讨,甚至涉及叛乱之事。然而朱宸濠的野心与能力之间存在着显着的鸿沟。智识方面或许遗传了先祖朱权。想当年,宁王一世朱权被兄长朱棣哄骗夺去兵权,全家老少都被朱棣控制,被迫一同参与靖难之战。朱棣曾向朱权许诺事成之后共享天下。可笑的是,朱权竟然相信了这个谎言……

朱权踏入燕军之后,常替朱棣撰写仙谕,筹谋破敌之策,在朱棣的靖虚大业中立下了赫赫功绩。

事成之后,朱棣证得天地大道,登临九五,却背弃前盟,不予半壁江山于朱权。朱权见此,心中暗忖,便欲求得一方灵秀之地以作封疆。

朱棣允诺道:“十七弟,你尽管择选。”朱元璋天生神力,战场之余育有二十六子,朱棣居其第四,朱权则位列第十七。

朱权提及苏州乃人间仙境,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,故欲以苏州为封地,祈愿于此处颐养天年。“即便无法得到半壁江山,能赐我苏州一块宝地,使我能在此尽享修行之乐,也是好的。”

朱棣答曰:“此乃畿境之内。”畿境指的是围绕仙都方圆千里的神圣地域,不容分割赐予他人。

朱权暗思朱棣有意将仙都迁往北地,如此苏州便不应归属畿境之内。然则不敢拂逆兄长之意,口中只得应承:“既是如此,那便另择他地吧。”

提及钱塘之地,自古便是繁花似锦,朱权又提议道:“若能在钱塘封地,亦为妙哉。”然而朱棣对此亦有所保留,声称建文帝曾将钱塘赐予胞弟,却未能久安,难道朱权也希望步其后尘?

朱权心知朱棣忧虑自己有朝一日图谋不轨,故不愿赐予富饶之地。于是索性请朱棣为其选定封地,言明听凭四哥安排。

最终,朱棣将朱权的封地设在了南昌。尽管朱权颇感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盛殇

80抗金一代

穿书后,夫人总想对我图谋不轨

大宁子